《中国水运报》3月14日头版刊登局长林志豪文章《对标国际一流 建设救助强局》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是2016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理念。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海洋强国”、“海运强国”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我们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第二个百年”建成世界交通强国。为服务好这个战略目标,提升海上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南海救助人在奋勇先行。
忠诚使命 为海上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刚过去的五年,南海救助局在交通运输部和部救助打捞局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四个交通”和“四个救捞”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专业救助打捞工作的意见》,着力推进救助能力生成模式、救助能力、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四个转型升级”,为海上交通安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应急保障。
五年来,南海救助局共执行救助任务1788次,出动2421艘架队次,成功救助6032人,打捞遗体224具,救助遇险船舶460艘,获救财产价值约159.75亿元,在强台风“蝴蝶”、“威马逊”、“彩虹”等影响的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救得下来,发挥了关键作用。在马航MH370失联客机、亚航QZ8501失事客机搜寻,以及海上撤离我国在越人员应急保障等重大专项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年来,南海救助局着力加强专业救助能力建设。一批救助基地和站点建成并投入使用,初步形成近岸海域救助基地总体布局。新增船艇11艘,基本形成大中小搭配、近远海结合的船艇结构。探索引进了小型无人机、水下机器人、多波束侧扫声呐和声学深拖系统等先进设备,立体救助实战能力实现突破。承担了国家第二批科技支撑项目——“深海遇险目标搜寻定位与应急处理关键技术开发应用”项目的组织研究工作,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深海搜救能力。
五年来,南海救助局忠诚使命、英勇救助,全局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单位”,先后有18个集体、19名个人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
瞄准“一流” 建设救助强局
南海救助局责任海区是“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合作平台。海上活动频繁且日趋多元化,传统海上交通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更加复杂多变,海上交通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面临的挑战更为突出。结合马航MH370失联客机搜寻等重大任务看,对标国际一流的海上搜救能力,南海救助局还存在明显差距。为此,必须按照交通运输部“当好先行”和推进“四个交通”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救捞系统工作会议精神,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力争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
即:到2020年末,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高海况运行、反应快速、应急高效、保障有力的专业救助体系,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救助强局。在救助能力方面,群体性人命救助、遇险船舶拖带消防、浅水应急抢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危险品船舶救助、深潜水应急抢险、海洋环境救助能力有新突破;深远海搜寻救助能力基本形成;具备参与全球海上搜救和国际救援行动能力;基于资源共享的全面监控、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决策救助指挥体系基本形成。在设施装备方面,近岸海域、三沙重点海域救助基地整体布局基本形成;救助船与无人机、无人艇相配合,能及时到达我国主张管辖海域和国际搜救责任区,可在9级海况下出动、在6级海况下有效施救;建设深海工作母船,采购、研发深海搜寻、扫测和打捞设备,实现水下救助作业深度达到6000米。
具体采取“3步走”的战略,即:到2016年底,集中精力建设和完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目标管理、综合绩效管理、资源配置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六大体系”,着力夯实基础,为抓提高创造条件;到2018年,在不断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重点逐步转向抓提高,建成救助综合训练体系,形成深海能力;2018-2020年,着力抓好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打造“三坚三精两关键”队伍,在核心能力和关键指标上实现“国际一流”和“救助强局”的目标。
时不我待 奋力改革前行
为尽早实现“国际一流”目标,更好服务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南海救助人以时不我待的自觉,奋力改革前行。
一是以履职尽责为根本,做好应急救助和待命值守工作。推进指挥体系改革,完善指挥机制。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做好预案演练和后评估,确保预案有效。坚决执行动态待命值班制度,科学部署力量,全力完成各项救助和应急保障任务。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救捞系统三个“三位一体”特色优势。
二是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加快救助能力建设。完善救助力量支持保障体系布局,巩固和提升海面搜救等传统救助能力。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科学救助能力。开展深海探测、搜寻、救助能力研发,建设多功能大型远洋救助船,加快新型救助力量建设。
三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四个转型升级”。改革救助力量的固定结构模式,统筹建设以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化救助单元,实现救助力量快速集成和投放。改革训练机制,完善训练标准和考核标准。改革管理模式,简政放权,增强一线队伍实战能力。
四是以“六大体系”为核心,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完成岗位职责、规章制度、目标管理、综合绩效管理、资源配置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六大体系”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快引进和培养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建设好“精干实用”的专业救助队伍。
五是以严实作风为要求,加强党建和软实力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强化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持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培育“严实”作风。坚持从严治党,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南海救助文化品牌,讲好“南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