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训练提高救助成功率
发布时间:2012-09-10
邓树鸿 海上救助工作是一项在狂风巨浪中与危险和死神作斗争的神圣而艰苦的工作,在现有的装备下不断提高救助成功率是救助人不懈追求的崇高目标。拥有过硬的技能和精心团结的团队配合是提高救助成功率的必备条件,熟练高超的技能和默契的配合来自于科学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本文试以南海救111轮的救助训练工作浅析如何用科学训练提高救助成功率。 先看南海救111轮最近的两次救助:2009年9月26日,台风“凯萨娜”进入南海,“南海救111”轮在三亚锚地值班防台。29日上午8点30分,南海救111轮接到指令:西沙羚羊礁有34名渔民遇险,马上前往救助。南海救111轮立刻出动,于29日早上8点抵达羚羊礁附近,用救助艇在礁石林立的珊瑚中来回穿梭,成功救起34名被困渔民。2010年1月11日,南海救111轮接到指令:装载14417吨木薯粉的散货船“FORTUNE SEA”在越南高岛附近海域主机发生故障,船上25人抛锚待救,要求南海救111轮立即前往救助。南海救111轮马上从西沙出发,前往救助。13日早上6点南海救111抵达现场立即进行接拖,9点接好拖往三亚方向开,17日,到达三亚锚地解拖,顺利交船。两次救助任务的圆满完成,充分体现了南海救111轮卓有成效的训练效果,显著提高了船员的救助技能,真正体现用科学训练提高救助成功率。 一、注重形式丰富多样,调动训练的积极性。 兴趣是训练的非常重要的动力来源之一。南海救111轮非常注重在训练中提高船员对训练本身的兴趣和热爱。在训练中熔入一些小游戏、小比赛、小擂台等等,引导船员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之中,把相对枯燥的训练变成人人喜爱的活动。例如,在训练操纵救助艇的时候,设定一个简单的方案,把人员分组进行小比试。如放置几个目标,看谁最快把它打上来。这样一下子就把船员的兴趣调动起来,训练效果显著提高。 在西沙羚羊礁的救助中,船员的操艇技术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当时现场风力有所减弱,但涌浪很大,特别在沙洲附近,涌潮冲击的回头浪达数米之高,四周布满珊瑚,礁石林立,稍有不慎,救助艇就会触礁,自身难保。此时此刻,远离礁盘,我们的小艇最为安全,但不靠近礁盘又如何救助沙洲上危在旦夕的34名渔民兄弟呢?救助艇上的同志在水手长的带领下,向靠礁盘发起了勇敢的冲击。他们在救助艇的前后左右拿着竹竿、铁钩慢慢地,边探边走,一步一步地向礁盘靠近。在这样的环境中,操纵小艇的技术就突显出来了,平时的靠泊紧急变换姿态等的训练现在发挥了重要作用,小艇来到了靠近礁盘最近的位置。此时,船长得到消息,沙洲上的渔民从废墟中找到一台发电机,经修理能装上一只小舢板上,小舢板最多能载7到8人,因此要分四到五批将人送出来。但小舢板太小,外面涌浪太大,救助艇必须从一条天然的出口向礁盘进一步靠近。在船长的指导下,救助艇向出口逶迤前进,终于接到了第一船渔民8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救助艇来回三次接送,把32名渔民全部安全救到了救助船上,尚有2名开舢板的渔民没上来,此时救助艇由于连续长时间低速工作造成一台机器高温保护,只有一台机器工作。大家都知道,在大风浪只能用一台机器的小艇的操作是非常困难的,但小艇上水手长带领同志再次显示出他们高超的操艇技术,安全顺利地把另两名渔民接回大船。 二、注重团队和个人,发挥整体最大合力。 现场救助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从动力、通信、后勤等等,需要各个岗位的密切配合,如何发挥整体最大合力是救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训练中必须培养各个岗位成员的配合意识、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在训练经常加入小组合、小团队的游戏、比赛等,这样非常有利于船员间和上下级之间的交流熟悉,加深船员间的了解,便于更好地发挥个人的特性特长。在训练中要注意和把握的是,不能固定一个或多个小组和团队,在训练、游戏和比赛中保持适度的竞争,经常变换小组成员,创造更多的交流配合的机会。例如在体能训练中进行篮球比赛,既要分部门队,也要分年龄队等,变换模式,加深交流。在活动过程及总结会上,多强调配合,让合作意识融入每一成员的思想深处,只有合作才能成功。强调配合的同时,努力发挥个人优势,崇尚为团队、为整体的奉献精神。通过精神鼓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培养团队的合作奉献精神,使在工作更好发挥集体的智慧、团队的配合和个人的优势。 在2010年1月11南海救111轮救助“FORTUNE SEA”轮就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配合精神。首先,组织协调一致,在到达现场时就召开准备会,分析被救船及现场情况,商定救助方案,把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想足想透,准备备用方案。接着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甲板把链条、高强度尼龙缆、导缆、撇缆枪等一一准备到位,并且对所有的缆绳、工具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安全可靠。再有做好现场工作的分配安排,大副向现场作业人员说明整个救助的操作方案、工序流程和注意事项,使人人都心中有数,在现场的配合每一步都是及时到位,圆满完成救助任务。 三、注重细节和习惯,提高安全高效操作。 “细节决定成败”是人们公认的成功定律,救助工作的艰巨性和风险性要求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工作中的细节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才能在复杂艰苦救助工作中顺利完成救助任务。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我们非常注重细节和习惯,从细微查找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例如,工作前对安全保护的检查,如安全帽、手套有没有戴好,工作鞋、救生衣有没有穿好等。养成上下级之间、工友之间互相关照检查对方的安全措施,为对方、为大家的安全着想的习惯。工作做得细有助于我们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在羚羊礁救助和对“FORTUNE SEA”的救助中,很多方面都体现出我们工作的细致和严谨。例如在羚羊礁救助中,我们派出的小艇里准备了备用燃油、救生衣、矿泉水、急救药箱、两台对讲机、竹竿、缆绳、水手刀等应急物资,把工作想细做细,确保小艇成功救助。在对“FORTUNE SEA”的救助中,我们对防偏荡、防磨等做了充分的准备。如用链条过被拖船的巴拿马孔,高强度尼龙缆两个接头都增加防磨垫料等,并且在拖带过程中安排人员定期查看拖缆夹、滚筒、立柱等接触点,及时调整拖缆长度,确保安全拖带。 提高救助成功率是需要多方面工作的共同努力,但提高救助技能是必不可少方面,如果能以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不断提高救助船员个人救助技能和整体配合水平,必然大大提高船舶的救助能力,进一步提高船舶救助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