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的故事
作者:救助船队 陶夏妍
这永远是个热火朝天的科室,电话接个不停,科内的人不是来回在传真机和办公室间急走,就是来回在办公楼和船舶间的路途上奔波,尤其是在修船期间,一个个像上紧了发条,有时顶着太阳出发上船,直到夜深才能离船。故事的主人翁就出在这个服务一线的机务科,这位最为忙碌的人除了主管协调机务科所有事宜,还经常上船检查船舶设备状况,风雨无阻,他就是我们科长林乙鹏,人称“拼命三郎”。
林科是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典型的救捞人代表,一九八七年分配到广州救捞局后一直在船上工作,历任三管、二管、大管,一九九七年起任大马力拖轮、万吨级货轮的轮机长工作。
昔日与他在船舶共事的救捞人对他的评价就是“务实、好学、责任心强”。有的至今仍记得这个戴着眼镜的大个子年轻人刚上船时和其他年轻人不一样,机舱工作结束之后就捧着本专业书静静呆在房间看。正是因为他对专业的学习如此用心,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并受到同事的一致好评。
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林乙鹏,1994年被局评为第一届“救捞新星”;1996年度被局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1998年、1999年连续三年被局授予“特殊贡献奖”等荣誉称号;1999年被局评为“科技英才”等荣誉称号,同年入党;2000年还被授予第一届“金锚奖”。
救捞改制后,这位救助轮机长一如既往,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为救助事业服务。
2006年,他被任命为机务科科长,这位一心扑在岗位上的轮机长,从只要面对一条船的管理到面对十几条船的管理,从要解决一条船的问题到解决十几条船的问题,仍不改他“拼命三郎”的本色,勇往直前,十几年在一线爬摸滚打成长起来的经验已让他对船舶设备了如指掌,但在业余时间他仍不忘看看新设备技术的资料,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每当机务科要及时对船舶进行技术指导,或解决设备故障等问题,林科会组织讨论,专心地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再说出自己的见解。他还经常带领机务科成员一同深入各船舶,与船舶人员探讨、研究如何加强船舶设备管理等事项,深得大家尊敬。
他还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落实并逐步完善机务管理制度,督促、指导船舶人员加强维修保养工作力度;规范船舶的备件、油、物料管理;为使船舶设备处于随时可用的良好状态,以保证船舶救助安全,经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几年来,船舶设备的管理走上了一个新台阶,船容船貌焕然一新。机务科的管理工作也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用他的话说:“只要领导有命令,只要船舶有需要,都随时随地按要求完成任务。”这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视救助事业如己任的责任心获得了大家的赞许,2010-2011年度林科被评为局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
就是这样的一个“拼命三郎”,工作务实认真,在岗位上始终如一,一步一个脚印,为救捞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这不仅仅是他的故事,也同样是千千万万默默在岗位上耕耘的救捞人的故事,我们将用一颗为救捞事业奉献的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把这个故事谱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