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飞行队应对潜在高风险传染病陆岛救助方案思考
发布时间:2020-12-31
救助飞行队应对潜在高风险传染病陆岛救助方案思考
摘 要: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肆虐,给我国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生命安全威胁。疫情期间,南一飞B-7358机组成功执行一起某海岛转运疑似新冠肺炎病患的救助任务。新冠肺炎疾病具有高爆发、高传染、潜伏期长、隔离期长、暂无疫苗、暂无特效药、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属于典型的高传染高危害性疾病。笔者作为执行此次任务的机组成员之一,结合救助过程及后期思考汇编而成应对方案,以降低机组人员执行类似任务时被传染风险,确保人机安全,胜利完成救助任务。本救助作为各救助飞行队乃至国家通航领域特殊疫情期的首例陆岛救助案例,具有较高借鉴意义。关键词:通航;传染病;陆岛救助
引言
近期,南一飞值班部门接到来自某海岛的一起特殊救助请求:该海岛医院接诊一名连续两天咳嗽且发烧的女性患者,发热37.5℃,且CT显示肺炎(疑似新冠肺炎)。因岛上不具备相应症状诊断和治疗能力,请求派遣直升机转送某市救治。
随后,南一飞陆续获取了更多信息:该患者于1月中旬登岛,之前未发现有接触疫区人员,但曾做过甲状腺切除手术,免疫力较低,平时工作会接触到大量的流动人群。
经充分研判,决定本次救助使用最低配置机组人员完成,其中:飞行两人,空勤一人,放行师一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N95口罩、头套、鞋套和护目镜等由驻岛医疗机构落地后提供给机组。
飞行准备一切就绪后,于16点56分起飞,18点48分落地目的地海岛。机组完成防护装备穿戴后,将同样防护级别的患者和陪护医生引导登机就位。20点22分,直升机返程起飞,21点51分落地某市。随后,病患及陪护医生由医疗救护车接走(留存了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直升机和机组人员由专业防疫人员消毒、消毒后机组人员由隔离点人员接走隔离(隔离期限视患者诊治结果决定)。直升机航后工作由留守机务完成。
本次陆岛救助作为一起典型潜在的高风险传染病救助案例,做好多方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十分必要。现就本次陆岛救助(注1)总结经验,为后期救捞系统执行类似救助任务提供参考。
1.救助信息的获取
一旦接获陆岛救助请求,救助值班员应尽可能多的了解病患信息,并一一记录:病患年龄职业、目前主要症状、是否发烧咳嗽、是否有先天性疾病或并发症、其他诊治信息、最近一周甚至半月的主要活动轨迹、是否有可能曾接触疫区人员、周围朋友圈是否有疫情相关症状、医生的诊断意见、其他对方能提供的信息等。若对方无法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可尝试要求直接联系病患所在医院的诊治医生进行确认。
值班员获取主要信息后,应及时报告值班领导等决策层决断,一旦其批准本次救助,应立即通知机组人员赶赴机场进行救助准备,并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救助飞行计划。
2.起飞前的救助准备
一旦救助飞行计划获批,除常规准备外,机组人员还需完成涉及人、机、物等方面的专项准备。
2.1机组配置
因本次任务不排除参与救助的机组人员可能被感染、救助完毕后不论是否感染也需被隔离观察,故决策层要求使用最低配置的机组人员来执行任务是必要的。
机组配置参考见表1:
表1:陆岛救援机组人员最低配置参考表
序号 |
工种 |
人数 |
主要职责 |
1 |
飞行员 |
2 |
研判救助飞行计划、驾驶直升机、保持多方通信、掌握病患实时动态、提出机组到达目的地机场后需求如油车等 |
2 |
空勤员 |
1 |
报送直升机起降时刻、拍摄现场救助照片、引导病患等登机就位、全程跟踪病患状态、救助后保持与救治医院等多方联系 |
3 |
放行师 |
1 |
航间检查、补充燃油、放行直升机、突发故障处置、协助空勤员完成病患等登机与落地期间的工作、救助后负责整机消毒指挥等 |
直升机出动前,放行师除完成航前检查等工作外,还需预估本次救助期间是否有定检超期,若可能有要么提前完成要么办理工作保留。为隔绝传染源,机组应使用塑料薄膜等隔绝物对驾驶舱与客舱、客舱患者与机组之间进行隔离。机组还应提前对患者及陪护的座位定位,尽量与客舱机组人员保持远离。另外,为减少救助后消毒的不便与潜在风险,机组人员可视情移除舱内本次救助不会使用的物品如绞车作业装备等;对于必需携带的物资,应尽可能放置于行李舱。
2.3个人防护
人、机准备完毕后,机组携带好个人救生衣,并清点由相关部门提供的个人防护物资(预留病患及陪护的)。具体见表2:
表2:潜在高风险传染病救助个人防护物资清单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注意事项 |
1 |
护目镜 |
1个/人 |
初次使用注意内镜片有层透明保护膜,飞行员戴了护目镜不能戴专业头盔(可使用耳机替代) |
2 |
口罩 |
1个/人 |
推荐N95专业级或类似 |
3 |
胶皮手套 |
2副/人 |
医生建议戴2副是为了后期脱防护装备需要,详见下文。 |
4 |
防护服 |
1套/人 |
防护服与飞行队的连体工作服穿戴方法一样,无需培训 |
5 |
头罩和鞋套 |
按需 |
/ |
6 |
胶带 |
按需 |
可对防护服的袖口、领口、裤腿口封口;还用于塑料薄膜在舱内的粘贴。 |
7 |
电子体温计 |
1个 |
可作为机载标配,以后救助均测患者体温。 |
8 |
消毒液 |
按需 |
完成任务前后对舱内的消毒,因酒精易燃需慎用,其余消毒液需匹配合适型号和注意事项 |
9 |
喷壶 |
1个 |
装消毒液对舱内消毒 |
10 |
塑料薄膜 |
按需 |
客舱与驾驶舱、客舱患者与其他人员的隔离 |
2.4其他注意事项
因直升机(例如S76D型)一旦海区飞行,航后机务需清洗发动机,并由飞行员完成地面开车烘干。若一旦执行特殊疫情的海区救助,飞行员等机组会被隔离,则舱内均被消毒,则无法完成洗发后的地面开车。故飞行员在申请来回飞行计划时,应申请较高的飞行高度,以尽量减少海区飞行中盐分的影响(洗发及地面开车工作由后续紧急替换的值班机组完成)。
另外,考虑到之前的海岛救助任务中,出现过故障、直升机需系留停放海岛过夜等突发情况,故放行师应携带便携式直升机充电宝、装有全套有效工作手册的电脑、直升机系留装备、随机工具箱、航前箱等物资。
3.救助途中的沟通
直升机起飞后,相关部门应做好与当地医院(转运并收治病患)、防疫人员(消毒直升机和机组,但需核实消毒液型号,以判断是否对直升机带来腐蚀等不利影响)、隔离点工作人员(安置机组后续隔离)、备用机组(紧急替换以便后续继续救助值班)等方面的协调沟通。
未参加跟机任务的留守值班人员,可帮忙完成机组因出动任务较为匆忙还未收拾的行李,以便机组隔离期使用。
飞行员可在空中与多方保持联系并提出需求,比如到达目的地机场后需加油车、需等机组全部穿戴好防护装备后才允许患者进入机场等。
4.到达救援目的地
直升机落地目的地机场关车后,放行师完成航间检查和补充燃油等。机组在随后穿戴防护装备前,为避免后续任务期内因上洗手间带来的不便和感染风险,可全体先去一趟洗手间后再穿戴防护装备,后续任务期内避免喝水、禁止摘掉口罩和护目镜等。
机组穿戴防护装备顺序依次为:脱掉工作鞋和救生衣、穿连体防护服、戴口罩和护目镜、穿工作鞋、戴头罩和鞋套、用胶带对防护服各袖口、领口等粘贴收口、戴两副胶皮手套、穿救生衣。在机组防护到位、客舱消毒且直升机准备完毕后,方可将患者及陪护引导登机就位(建议患者和陪护防护等级等于或高于机组,注意机组与非机组人员保持距离),将其行李摆放整齐。后续若需与患者交流,尽量采用纸笔书写的方式。
返程飞行期间,因密闭空间更易传染,飞行员应全程打开通风功能,可打开驾驶舱小窗门飞行。若距离并不远可按飞行手册速度要求开门飞行,例如EC225的最大空速是150节,S76D最大是125节。
5.救助完成后的举措
直升机返回落地前,为减少留守机务感染风险,飞行员可提前与其做好沟通:留守机务完成直升机指挥停靠后,应远离直升机和机组(站立在上风处),可负责维持医院、防疫、隔离三方人员及车辆的现场秩序。
直升机关车停转后:
5.1留守机务指挥医院的车辆靠近直升机,车辆靠近后机组负责后续警戒。病患及陪护人员被接上救护车后,机组记录好医院医生、患者和陪护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跟踪患者病情动态。
5.2留守机务指挥防疫人员带上消毒设备徒步靠近直升机,机组将需要消毒的设备(含脱下的救生衣)全部摆放在客舱地板,并确认消毒设备的消毒液型号。机组指挥防疫人员谨慎小心的对直升机各区域消毒,重点是患者座位、门把手等区域,驾驶舱等电子敏感区域不可正对喷消毒液。对于未接触区域,如行李舱内可不消毒避免消毒过度。
完成直升机消毒后,需对机组人员全身消毒。完毕后,先脱防护服,摘掉第一副手套;再对仍戴手套的双手消毒,再脱口罩、护目镜和第二副手套。脱下的所有防护装备全部交由防疫人员处理。
5.3机组人员由等候的隔离点车辆接走,到达住处后应立即洗热水澡,并使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工作服,工作鞋鞋底消毒后放室外风干,以尽可能去除潜在的病毒。隔离期间保持平静良好的心态。
留守机务完成直升机后续停放系留等工作,隔离机组的后续值班由备用值班人员替换(含洗发后地面开车),相关部门持续跟踪患者后续动态,隔离机组隔离期内定期自测体温汇报个人身体状况。
6.关于今后高风险传染病患救助工作的建议
此次救助是成功的,但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高风险传染病救助工作中还存在短板,建议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与医务部门的联系,做好高风险传染病情况下实施救助的自我防护的培训和演练(可以参加军地类似的演习);二是建议上级部门加强针对高风险传染病人救助时专用装备(飞行防护服、各类个人穿戴装具)的研发和配备,至少保证一个飞行基地有一个机组的装备;三是加强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编制。
注1:全文围绕陆岛救助展开,即目标海岛有起降点(甚至医院)、需放行师跟机保障、无需吊运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