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队大师兄
作者:骆春强
李炳东,是一个为救捞事业奉献了30多年的老潜水员。他做人低调,大家都尊称他为东哥;他救捞经验丰富,是潜水行业的前辈,是南海救助潜水员们的大师兄。
青春献救捞 应急反应救助队的开荒牛
1982年9月,李炳东毕业于烟台潜水学校,是我国潜水学校首届毕业生。毕业时他才21岁,正当风华正茂时他就从事潜水工作,将青春献给了我国的救捞事业。2013年6月,救捞体制改革,成立了南海救助局应急反应救助队,李炳东被调到应急反应救助队工作。当时的应急反应救助队设备简单、技术单一、队伍弱小。李炳东充分发挥个人专业优势,凭着多年的救捞经验,充当中开荒牛的角色,带领队员们积极探索应急救助队伍的建设方式,着力加强专业化人才、技术、装备建设,提高队伍随时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应急救助能力。
善于传帮带 南海救助局潜水员的引路人
建队初期,队员们都是年轻的潜水员,有的是刚参加工作几年,有的刚从潜水学校毕业,他们虽然年轻力壮,但是缺乏救助实战经验。李炳东是潜水员们的大师兄,在日常的训练和应急救助工作中,他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不厌其烦手把手地传授多年攒积的实战经验。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他看到队员需要帮助,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真心以对,帮助队员走出困惑;不论是谁,只要是技术上的有问题,他都会反复示范,帮助潜水员提高专业技能;不论什么场合,只要他发现影响安全的情况,他都会严厉制止,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近十年来,李炳东就像老师一样,为潜水员们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了一个又一个潜水员成长为应急救助的技术骨干,有的还被授予了劳动模范、救捞勇士、先进个人等殊荣,而他始终在他们的背后默默耕耘,成为了年轻潜水员们的坚强后盾。
爱岗又敬业 南海救助人的学习榜样
李炳东话语不多,为人低调,平时从不跟人计较和争论,更多时候他选择谦让。但是在技能训练和救助现场,他却非常较真,任何一个不合理的细节他都不放过,甚至与人争得脸红耳赤也要辩出个对错,以利于队员们救助技能的提高和确保救助的安全。李炳东如此大的个性反差,正是因为他对救助事业的热爱根植于心。
2010年,在广州亚运安保期间,应急反应救助队肩负着保障11公里珠江航道水下安全和48艘巡游花船及51艘公务船安全的重任。单位领导考虑到老职工李炳东身体吃不消,起初没有把他安排在安保队伍中,但是李炳东主动请缨,坚持要与同志们并肩作战,在有生之年不留遗憾!为了准确掌握珠江水文情况,李炳东担负起安保现场水域勘察的重任,连续3个多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根据珠江河水潮汐变化情况,先后几十次到安保水域勘察测量,无论烈日暴晒、还是风雨交加,都未能削弱他服务亚运的热情。经过反复的测量统计,李炳东同志为安保工作有效实施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水文参考数据,确保了亚运水上安保任务圆满完成。
2010年8月26日,应急队按照局工作部署,选派六名应急队员携带水下摄影的相关设备赶赴三亚,协助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教节目“状元360”为救捞系统拍摄技能比赛的宣传片。在拍摄过程中摄影组需要焊接一个道具,为了不耽误节目拍摄的进度,李炳东在现场顶着烈日焊接道具。由于电焊作业时间长,致使眼睛被电焊弧光灼伤。始初他并不在意,可是到了下午他的双眼就布满着血丝,眼泪止不住流。这时候,大家以为他会坐下来休息,但是他依然坚持巡视工作现场,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到了晚上老同志的眼睛痛疼难忍,红肿如同灯泡,眼泪陪伴了他一个漫长夜。第二天,东哥遵守医生的嘱咐休息,虽然没有到达摄影现场,但是他一直关心着设备的运转情况,时不时打电话询问。他的敬业精神,令队员们肃然起敬。
2013年5月,应急反应救助队承办局潜水员海上应急救助技能训练,这次训练水域从以往静态的水库转向动态的海上的突破。据于这次训练的特点,李炳东积极参与训练的整个过程。认真谋划训练方案,亲自盘点训练装备,带头固定绑扎装船设备,指导布置训练现场,指挥潜水科目实施,每天训练结束后还和潜水员们分享海上作业的经验。训练期间无论日晒雨淋,他都坚持在甲板面坐镇指挥。年轻的潜水员经常说:东哥听电话,下水不用怕。水下放心练,东哥在水面。整个训练下来,李炳东的脸都晒黑了,当同事们见到华发苍颜的大师兄都会关切地问:“东哥,脸都晒成这样,疼吗?”而他总是用带着山东口音淡淡的回答:“没事的,过两天就好了!”在他晒黑的脸上,那一道因安全帽风紧带遮挡留下的印迹,成为他奉献救助事业的最好见证,也是救助事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