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巨变十年路
作者:救助船队-李荣城
十年春秋,沧桑巨变,海上救助,谱写篇章。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时光十年去,弹指一挥间。这是鼓舞人心的十年,是不平凡的十年。2003年7月,救捞体制改革尘埃落定,我们的南海救助局正式成立了,这是中国救捞史上的一件大事。自此,海上救助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回顾十年来亲身的工作历程,联想那些难以忘怀的救助行动,不免让我心情激荡,思绪万千。
改革之初,我局大部分船舶都有几十年的船龄,船型小,速度慢。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保证完成救助任务,上级提出了“关口前移,站点加密,动态待命,随时出击”的应对措施,这在设备相对落后的当时不失为有效的举措。“南海救159”轮这艘30年船龄的旧船正是凭着正确的决策和船员们一股勇于拼搏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于2005年完成了东沙救助1000多名海南渔民的历史壮举。
2006年是一个分水岭,是海上救助事业快速发展的开端。这年3月,我局第一艘大马力、全天候的现代化救助拖轮“南海救111”出厂加入救助行列,大大加强了海上救助的力量。我有幸参加了接船的工作,第一时间领略了新船雄伟的英姿。当我第一次进入住舱的时候,真有点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的感觉。通道整洁、光亮,一间间装修讲究的舱室依次排列两旁。室内设备齐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等应有尽有。此外还有健身房、娱乐室等。我花了不少时间才摸清各个通道的去处而不至于迷路,心想如今作为船员的我们可真有福,上班就像住进五星级的宾馆,谁还会认为船员生活枯燥乏味呢。
出厂后的“南海救111”轮立即投入了救助值班的工作。2006年5月15日是个难忘的日子,我所在的“南海救111”轮奉命紧急从阳江调防汕头,应对可能因受强台风“珍珠”影响而出现的突发事件。台风即将来临,别人躲还来不及呢,为何偏往里头钻?迎面而来的船舶感到十分疑惑,用无线电话询问:是否知道台风的位置?值班的二副邓春和回答说:我们很清楚台风的位置。对于我们救助船来说,只要有需要,不管多危险都要往前冲。对方感动地说:你们真是辛苦啦!
5月17日晚,“珍珠”台风在汕头正面登陆。正在外港待命的“南海救111”轮在风雨交加中激烈摇晃。一段时间过后,海面明显地平静了许多,我走进驾驶台向外观望,只见到满天的星星,我的天啊!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台风眼”吗?一点不假,一会儿过后又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这时我才真正体验到“台风眼”的利害所在,心想一般船舶岂能经得起如此强大风暴的袭击。
不出所料,大批越南渔船遭受“珍珠”袭击而在东沙海域遇险。5月19日,“南海救111”轮冒着10级以上的大风紧急出动,直奔东沙。经过三天的不懈努力,共救助越南渔船14艘,渔民300多人。这次救助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对外海上救援行动。
2007年11月,我又参与了接收“南海救101”的工作。“南海救101”是目前我国吨位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救助船舶之一,号称“救助旗舰”,能在12级以上的强台风中执行救助任务。如不亲身经历,这简直难以置信。
那是2008年9月,14级强台风正面袭击了“南海救101”的值班点湛江地区。恰在此时,接到了奔赴西沙执行救助任务的命令。绕开台风已来不及,只能往前冲了。船长陈小龙当机立断地命令:迎着台风上!船在狂风暴雨中艰难地前进,铺天盖地的巨浪迎面袭来,覆盖了十几米高的驾驶台。船身摇摆达40多度,船员行走就如同走钢丝一般。室内来不及或无法加固的物件、凳子等翻起了跟斗,场面一片狼藉。这哪里是在航行,这分明就是与滔天巨浪的生死搏斗啊。
真不愧是“救助旗舰”,经受住了14级强台风的严峻考验,“南海救101”轮安然无恙,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亲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救助行动,目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重获新生,让我真正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与强盛,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无比光荣与自豪。当我看到一张张渴望着早日回家的脸由忧郁变为喜悦的时候,当我亲手拍下的一张张救助照片通过电波传遍大地的时候,我更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感到展现我国政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们国家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其实就落实在我们每个具体且平凡的人身上。我们没有理由不加倍努力把海上救助事业做好、做强。
十年的历程,我们不仅见证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也见证了海上救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全体救助人为此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同时,也见证了新一代救助战士的茁壮成长。这十年,我们积攒了海上救助需要的丰富经验;这十年,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这一崇高事业发展的难忘记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总结过去十年的经验与业绩,展望光明的发展前景,深感信心百倍。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我们将携手并肩,共同努力。继续发扬无私无畏的“救捞精神”,为海上救助事业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