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共同成长的瞬间
作者: “南海救198”轮-唐宇
2004年的那一天,怀揣对工作的好奇和向往,我登上了“南海救198”轮。在我放下行李,送别前来关问的同事,顿时感觉身体整个被冰冷的生铁包围,我才忆起童年母亲给我的一次卜卦算命,说是我未来的工作必定会跟铁打交道。对于如何跟这用铁浇铸的建筑物打交道,刚从学校毕业的我一无所知。船长陈成利似乎觉察到了我的焦躁不安,为我量身订做了一套见习计划。于是,我就按着计划一步一步开始了我的见习之旅。
日常工作都是一些重复着的训练和保养,这在我看来是如此的单调和乏味,感觉自己的一腔热血在渐渐地冷却下来,接近了生铁的温度。可是就在05年的一天,这一天寒风肆掠,巨浪翻滚,万吨满载钢材散装船沉没,十几人失踪。经过几番搏斗,终于从一个救生筏里成功救助了16人。看着获救船员眼中尚存的恐惧和脸上满写的感激,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这建筑物炽热的温度,当然这种温度是我们救助人赋予她的。寒风撩起船长的头发,裤管被风吹得一侧紧贴着双腿,此刻的船长尽显严肃。从此这个瞬间在我脑海中定格,感觉到甲板温度不断地通过双脚在传递,心中的热血又开始了升腾。
陈成利船长还以身践行着“传帮带”,用大量的事例来丰富我的航海经验。我的一篇文章《对弈》中所写“然中途满舵稍减,是船平移也”,就是来自他的教导。
时光荏苒,07年我已经在“南海救159”轮任职二副了,对于这海上建筑已不再陌生。当时的这艘救助拖轮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几近强制报废的年限。水手长姚兵也是初次担任这一职务,可是就是这个新手,带领着甲板部几个水手埋头苦干:该敲的敲,该磨的磨,几个月的奋战硬是让这艘老旧船舶焕发了青春。用他的话说,对待船舶就像对待自己的伴侣,用心去呵护才能永葆她的青春活力。我突然感觉自己以前对待这座建筑物的态度是如此的不恭。看着他日夜用汗水来浇灌,用青春来奉献,满头银丝勾绘出隽永的画面。“一生为难斗风浪,几绺斑白诉沧桑”的诗句显然还不够表达我对传承着救捞精神的救助人的由衷赞美。
2012年是南海救助局开展示范船建设的开局之年,我有幸在示范船“南海救101”轮担任二副一职。局党组书记林志豪亲自下船“三同”,在一次工作会议中他提出,要培养出国际专业救捞人才。我看见的都是一张张面红耳赤的脸,或许是跟我一样,因顿时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而兴奋,因深知自己离目标的距离太远而惭愧。要想成为救助中坚、专业精英,我们的视野还不够开阔,理论水平还不够高深,这一刻,我明白了“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涵义。
时任101轮船长的曾作青,用言传身教向我们展示着新时代救助人的风貌。他为人谦和,让你感觉更多的不是傲慢,而是平易近人;他富有感召力,总能协调一切力量为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他紧弛有度,总能在适当的时机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耳边时常萦绕着曾船长对我学会做人的孜孜教诲,那夸张奔放的笑声时刻提醒着我,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再次回到“南海救198”轮就职,已经是2013年了,我也从一名见习驾驶成长为大副。十年前的好奇,已经变得轻车熟路;十年前的向往,如今已经变成为我对救助事业的坚信,对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向专业救助人才靠拢的坚定。陈成利船长是我职业生涯的启蒙,是他教会我对待学习要严谨;是水手长姚兵教会我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是曾作青船长教会我对待生活,要始终保持着高昂坚挺的斗志和永不磨灭的激情;是林志豪书记一语中的我的目标,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是太多太多的点滴,汇成力量之泉源让我茁壮。十年后的今日,我也可以像救捞前辈一样,努力着、兴奋着、奉献着、甜蜜着。
救捞体制改革十年来,一大批青年成长起来,为着救助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我的成长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而那些永远铭刻的瞬间又是见证我成长的缩影。这些瞬间如幻灯片般闪过,共同汇聚成史诗般的画卷,向人述说着救捞精神的传承,展示着崇高救助事业的发展。成长瞬间注定永恒,救捞精神必将永垂。